发布时间:2024-10-14 浏览量:
在肠癌的威胁悄然潜伏之际,很多人往往因为早期无症状而错过了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时机。有数据显示,高达 85% 的患者在确诊肠癌时已经处于中晚期,此时 5 年生存率低于 40%;而早癌的发现率却低于 15%,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早期肠癌的 5 年生存率大于 90%。这一巨大的差距凸显了早期发现肠癌的重要性。
直肠癌在早期可能不会立即引起明显的不适,但可能会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微妙的症状:排便习惯改变,比如便秘、腹泻交替出现,便血或者大便变细等;有排便的感觉,却始终不能得到缓解;腹痛或腹部不适感;还有疲劳、体重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。这些症状很容易被忽视,但却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重要警示信号。
临床上,有许多令人警醒的肠癌案例。
肠癌案例 1:王先生平时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表现,爱喝酒吃夜宵,饮食不规律,大便也正常。然而,在公司正常体检中却意外发现了肠癌。这充分说明,即使没有明显症状,也不能掉以轻心。
肠癌案例 2:43 岁的王女士平时也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症状,只是偶尔出现便秘。在体检中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时,在乙状结肠发现数枚息肉,当即予以切除。术后的病理显示,其中一个为管状腺瘤伴腺体低级别上皮内瘤变,2 个是高级别上皮内瘤变(伴少量粘膜内腺癌)。王女士已经呈现出息肉体质,随后进行中医药调理,第二年复查时没有再出现息肉的情况。这一案例表明,及时的胃肠镜检查和后续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。
肠癌案例 3:孙先生自诉 “患痔疮十多年”,大便经常带血,吃几天药也能见效。后来做痔疮手术,术后还是经常出现便血,蹲便时出血呈喷射状,人也消瘦了不少。结果肠镜检查发现是进展期直肠癌。这个案例提醒我们,不能简单地将便血等症状归结为痔疮,而应及时进行全面的检查。
肠癌案例 4:韩女士趁着放假,预约了胃肠镜体检。结果发现一个大约 2 公分的息肉,当即给予摘除,阻断了癌变之路。经病理证实为癌前疾病 —— 绒毛状腺瘤(其恶变率约为 40%)。韩女士的明智之举为自己的健康赢得了宝贵的机会。
在北京301医院消化内科王志强主任的门诊上,这些是常见的情况。王志强主任亲自执镜检查,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肠镜检查是预防肠癌最有效、最直接的手段。因为肠镜检查可以很直观地观察整个大肠,发现息肉就可以立即切除以绝后患;即便发现了早癌,也可以内镜下切除,和切掉个息肉没有太大区别。所以,肠镜检查既能够预防、又能够治疗,可谓一石二鸟。
由于肠癌高发年龄段是 55 岁以后,而肠息肉变坏需要 5 - 15 年时间,我们必须赶在它变坏之前发现它、切掉它,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。因此,应该在 40 岁左右做第一次肠镜检查。这是一个能救命的检查,万一错过了这个时机,它就可能已经癌变,甚至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。
以上是不同肠道不同部位可能出现的不同症状表现。北京301医院消化内科王志强主任温馨提醒:平时如果多次发现症状表现,一定要到医院及时进行检查,进行正规治疗。这样不仅可以达到提前预防的效果,同时还可以对疾病进行正确治疗。
王志强主任医师
北京中康时代医院 院长
原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。专注于消化系疾病诊治,尤其是疑难和消化内镜诊治及微创治疗。担任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老年内镜学组副组长,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。获全军医学成果二等奖3项。
王志强教授作为原 301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、原 301 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科主任,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卓越的专业成就。他不仅是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、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专家,专职消化内镜高级干部保健 16 年,还担任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老年消化内镜学组副组长、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委员、《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》编委等重要职务。在北京中康时代医院,王志强院长凭借其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,为众多患者解决了消化系统疑难杂症。他擅长疑难杂症的诊断、消化道内镜治疗、消化道肿瘤的内镜下切除、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纵隔和胰腺肿物穿刺活检和肝胆疾病的介入治疗、胆管狭窄的介入治疗、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介入治疗,以及不能手术切除肝癌的综合治疗。目前开展逆行胰胆管造影、乳头切开、取石、支架置入等系列操作。开展经皮经肝和经乳头胆道对接技术进行胆道支架置入术,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行胆汁内外引流术,有效解除胆道恶性梗阻病人的黄疸,尤其是近年首创肝移植术后胆系疑难疾病的内镜治疗,在临床上成功挽救多位外科认为必须二次移植的病例,为许许多多的肝移植患者赢得了第二次生命,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。
原301医院消化内科王志强主任胃肠镜检查